耳朵的形狀:
犬類耳朵林林總總,好像數不過來,其實,它們大致可以總結成6種類型,這個分類的依據是耳朵的大小、形狀、耳殼的軟硬質地等。
①立耳(Prick ear)
②紐扣耳(Button ear)
③半立耳(Semi-prick ear)
④垂耳(Hanging ear)
⑤玫瑰耳(Rose ear)
⑥蝙蝠耳(Bat ear)
為什么總是不同?
狗真是很奇特,那么多體型、毛質、性格不同的家伙竟然都具有相同的染色體對數,連細節之處的耳朵也讓我們著實費心去區別,為什么總是不同?為什么?
這本來是個學術問題,只有專家才有資格說。但是仔細想想,為什么幾乎所有的犬全部來自英國?為什么中國犬的耳朵大體都是一個形態?為什么半立耳的喜樂蒂和柯利都來自歐洲某一個區域?為什么秋田犬、柴犬、日本狐貍犬等許多日本狗都是立耳?地域性的遺傳不容忽視。
因為耳朵的不同,其功能也不盡相同。
嗅覺出色的狗多來自狩獵犬組,比如尋血、巴吉度,它們都具有一雙長而下垂的大耳,在它們靠嗅覺追尋獵物時,垂及地面的耳廓,可以掃開地面落葉等干擾物,同時又能夠聚攏氣息,更利于辨別獵物氣味。
相比之下,護衛犬、警衛犬很少使用大耳垂地的狗,因為它們遠沒有立耳的聽覺好,不適合及早發現敵情。
在人們對犬的繁殖、訓練過程中,根據其工作性能的先天特點,有意無意地進行了選擇,耳朵的特點也是選擇之一,人類有目的的繁殖和訓練會對狗的某些先天特征加以鞏固和放大,包括耳朵。
狗的耳朵會說話:
有極少的人能夠主動控制自己的耳朵動起來,這甚至可以作為炫耀的資本。但是,這在狗看來,簡直是可笑的。每只狗都可以輕松控制自己耳朵的形態和姿勢,比人類復雜得多,這是它們賴以生存的交流本領,因為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進行語言溝通,從某種意義上說,狗的耳朵是能夠說話的,當然,狗耳朵語言是要配合身體其它部位的狀態來表現的。
容易理解和判斷耳朵語言的是直立的耳朵,讓我們從直立耳開始了解這種奇妙的語言吧。
耳朵直立:
這是很漂亮的姿勢,但含義卻不盡相同。
語言1:怎么了?——它被周圍新的聲音或現象吸引,聚精會神地觀察。表現形態:耳朵直立,或者稍微向前傾。
語言2:真有趣!——觀察的同時,還在享受新的刺激。表現形態:耳朵直立前傾,頭部傾斜或放松,嘴巴微張。
語言3:什么?——對新事物表示疑問。表現形態:合上嘴巴,眼睛半閉,尾巴可能還會低垂輕微擺動。
語言4:我準備開戰,你考慮一下。——發布進攻的威脅信號。表現形態:皺起鼻子,露出牙齒。
耳朵后貼:
看上去以為是屈服了,也不一定呀。
語言5:我喜歡你,你很強大。——希望和平,表示屈從。表現形態:面部表情平和,耳朵向后平貼至頭頂。
語言6:我沒有威脅,別傷害我。--明顯的甘拜下風。表現形態:耳朵后貼的同時,后軀放低,尾巴大幅度擺動。
語言7:嘿,在這兒,我們一起玩玩!——友好的邀請。表現形態:張開嘴巴,眨動眼睛,高聳尾巴,也許還有時斷時續的吠叫。
語言8:我害怕,別再威脅我,否則我要反擊。——恐慌,焦躁不安。表現形態:暴露牙齒。
耳朵后拉:
狗也需要判斷。
語言9:我不喜歡這兒,撤退還是進攻?——這是由不安、懷疑向進攻或逃跑過渡的動作。表現形態:輕輕后拉的同時,有一個輕微向兩旁展開的動作。
耳朵顫動:狗也有判斷不清的時候。
語言10:我只是四處走走,不要對我有敵意。——舉棋不定,更加恐懼和屈從,而且希望和平的愿望更強烈一些。表現形態:耳朵不停顫動,通常先向前伸,片刻向后向下伸。
剪耳的淵源:
大家都知道,平時我們看到的一些狗的直立耳,一般分作兩種:自然耳(Natural ear)和剪耳(Cropped ear)。
常見的剪耳品種有:
大丹、拳師、杜賓、迷你品、雪納瑞等。
早,剪掉它們的耳朵完全是出于"工作需要"。作為警衛犬,主人不希望它們被入侵者輕易抓住脆弱的耳朵,因為這無異于投降和滅亡。現在犬展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幾個品種被修剪過耳朵的狗,這其實是一種沿襲和約定俗成的審美。近年來,歐洲一些國家已經立法禁止裁剪狗的耳朵。
后記:
其實,天天接觸狗,我們也知道它們耳朵的差異,只是我們很少有意識地去學習鑒別,多學些這樣的知識沒錯,大到可以和自己家、鄰居家的狗和睦溝通,也可防止被不良犬商騙錢,都是有益無害的。后提醒您,經常保持狗狗的耳道清潔,自己不會,就和專家學習,或者花錢到專業美容店去做。
歷數耳朵形狀:
①立耳(Prick ear):德國牧羊犬、哈士奇、薩莫耶
②紐扣耳(Button ear):獵狐犭更、沙皮、八哥
③半立耳(Semi-prick ear):喜樂蒂、柯利
④垂耳(Hanging ear):可卡、雪達、激飛獵犬
⑤玫瑰耳(Rose ear):斗牛、惠比特、靈緹
⑥蝙蝠耳(Bat ear):法國斗牛、波士頓、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