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魚準備
按魚對飼養容器、水草和砂石、飼養用水的水溫、PH值等的要求作好養魚的準備工作。選購回魚后直接將裝有魚的塑料袋放到魚缸中進行約10-20分鐘的水溫調節,再打開袋子讓魚隨著水流進魚缸里。接下來就要對魚進行精心的飼養管理了。
2、餌料投喂
部分愛魚者常常因為愛魚心切,喂給多種過量餌料而導致魚兒死亡。殊不知魚不易餓死而易脹死,或因過量餌料致使水質敗壞而引起魚死亡。因此投餌必須遵循定時、定點、定質、定量的四定原則。一般配合飼料每天在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兩次投喂較合適。投喂魚蟲等活餌可在上午一次投完,對于仔魚要保證缸內有輪蟲、草履蟲或蛋黃等開口餌料。注意投喂水蚯蚓時要將其放在穿孔的塑料小盒內懸吊于水中,讓魚自由取食。若是喂其它切碎的動物性餌料宜放人吊藍內喂為好;投餌要有固定的位置,這樣魚集中攝食可減少浪費;餌料一定要新鮮無腐敗變質;投餌量以滿足魚類生長所需營養又不過剩為度。日投餌量依據箱或池中魚的情況,一般約為魚體總重的2-4%或以投餌后30-60分鐘吃完為標準進行綜合判斷。具體投餌時,還應根據季節、氣候特征、水溫、水質差異、魚的攝食強度做適當增減,切忌隨意多投或少投、幾天不投或幾天的量一起投。若外出不能每日投喂,只需出門前按正常投喂與換好清水,確保水質清晰與氧氣充足,短暫的數天饑餓對魚健康無影響,千萬不要將幾天的餌料一起投喂進魚缸而造成魚死亡。
3、看水觀魚
正如魚諺觀賞魚是用眼睛瞪大的。看水觀魚是愛魚者每天都要做的工作。注意看水的變化情況如水質狀況和溫度等,調節好水溫、PH值、硬度。水族箱的飼水應保持清澈透明,及時清除水中污物。池養飼水的水色以綠色、黃褐色等水質較好,藍綠色、茶褐色等水質較差,應及時換水。要特別注意水中溶氧,黎明時和夏天的悶熱天氣易出現浮頭或悶缸現象,應及時發現并供氧解救。觀察魚的活動和體表情況,及時發現欲產卵繁殖的魚和異常魚。體表光潔體色艷麗,游動自然的魚才正常。發現魚沉缸底、離群獨游、投餌不食、魚身上有白毛白點等異常的魚應撈出觀察確診。以便及時采取相應防治措施,掌握正確的投餌量和進行換水。
4、排污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