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狗不和,見面就打”是民間流傳已久的一句老話,可芝罘區只楚幼兒園里的小狗“歡歡”與兩只大貓、四只小貓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不僅不打架,還相親相愛宛如一家人。
幼兒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原本是個狗窩,但現在生活著一只狗、兩只大貓和四只小貓。狗叫“歡歡”,是只母狗。去年5月份,幼兒園為小朋友建立了動物飼養角,弄來了貓、小狗和小兔等小動物,本來貓和狗是分開飼養的,相距也很遠。后來,兩只貓和狗逐漸熟悉了起來,索性跑到了狗窩,與小狗一起吃食、睡覺、玩耍,共同生活了起來。這一情形讓工作人員感到不可思議,聞訊的家長們也來看熱鬧,大家都嘖嘖稱奇。
上個月,其中一只貓生下了4只貓,“家”里添丁,這可樂壞了“歡歡”,她像貓媽媽一樣幫助母貓照看起了小貓:陪他們玩耍、幫他們舔毛……還擔負起了警衛的任務。“他們每天都形影不離,晚上還摟在一起睡覺,沒想到貓和狗能這么和睦地生活?!币幻ぷ魅藛T感慨道。
還有個喜訊要告訴大家:如今“歡歡”也懷了小狗,等小狗門再出生,這一大家子就更熱鬧了。
釋疑解惑
貓和狗為啥不和?
其實是語言不通造成的誤會
“貓狗天生是冤家”似乎已成定論,現實生活中,但凡有貓狗相遇的場面確實都表現得不太美好,不是貓對狗怒目而視,就是狗對貓齜牙狂吠。那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以色列一家動物研究所的R博士為我們解開了其中的奧秘。
經研究R博士發現,貓狗不和主要是由語言不通造成的,比如狗示好時喜歡搖尾巴并伸出了一只爪子,按照狗的語言,意思是“來和我玩吧”。但貓不解其意,相反很惱火,因為狗所做的“搖尾和伸爪”這幾個動作在貓的語言里恰好是反向的意思,即“走開,不然對你不客氣”。與此同時,貓表達“好意”時會發出舒適的“呼嚕?!钡穆曇?,意思是“咱們在一塊玩吧”。而這種聲音在狗的言語里卻是挑釁,意思是“少煩我,要不你死定了”。因此,貓和狗的敵對情結不是生來就有的,它們之間的宿怨是由于其語言互譯時的誤解造成的,而這還沒法解釋,可謂“越說越亂”。
其實,貓狗和諧相處的范例并不少,就像今天的這條新聞,那是因為它們長時間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掌握了一門“外語”,交流起來沒有誤會,所以才能前嫌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