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時節,是貓抓病的高發期。專家提醒:免疫力低下者和有幼兒的家庭好不養寵物,注意與流浪貓保持距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專家介紹,貓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傳染源主要是帶菌的貓,人通常是在被貓抓傷、咬傷或與貓密切接觸后感染,以青少年和兒童居多。被貓抓傷或咬傷處皮膚有炎癥、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少數病人淋巴結化膿;約1/3病人可出現發熱,伴有頭痛、全身不適;病人也可發生結膜炎、腦膜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炎等。
專家表示,貓抓病屬良性自限性疾病,在2~3個月可自行緩解,多數患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者罕見。但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發生嚴重的全身病癥,如心、腦等并發癥,個別會導致死亡。
因此,專家建議,慢性病患者與免疫力低下者和有幼兒的家庭好不要養寵物;孩子不要玩逗貓,尤其在動物發情季節,要注意與流浪貓保持距離,盡量少刺激動物,以免造成傷害。萬一被寵物咬、抓傷后,可局部涂抹碘酒及酒精,并及時注射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