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wèi)·洛弗爾是美國國防部軍事工作犬項目的負責人,他和他的同事們必須要對大約2300條工作犬的健康負責。
這些狗狗和它們的帶犬人會被部署到世界各地支援反恐工作,保護美國在這些地方的軍事基地,幫助排雷和排除其他爆炸物。
工作犬的嗅覺能力是人類的5-10倍,所以它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帶犬人。一位三次帶犬被部署到戰(zhàn)場的軍士說,工作犬能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威懾力。
美國軍事工作犬大多數都是德國和荷蘭的牧羊犬和比利時馬力諾犬,它們聰明、忠誠、敏捷,同時攻擊性很強。
軍事工作犬的發(fā)展歷史
工作犬一直被視為是“增強戰(zhàn)斗力的手段”,當年羅馬人會將一種布滿尖刺的“領子”戴到狗脖子上然后將狗放進敵軍的軍營里。
美國軍方使用軍事工作犬的歷史從內戰(zhàn)就開始了,初這些狗狗被用來看管軍營里的別的動物,后來,它們又被賦予了更加“高級的”用途,比如一戰(zhàn)的時候,它們會在戰(zhàn)壕里咬死老鼠。
二戰(zhàn)的時候,工作犬被賦予了更多的軍事任務。美國軍方在二戰(zhàn)的時候部署了10000只特殊尖牙犬執(zhí)行軍事任務,大多數用來放哨,也有一些用來執(zhí)行偵察任務、傳遞信息和掃雷。
今天,大約有200只工作犬在駐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中,用來巡邏、排雷和掃毒。負責人洛弗爾介紹說,現在在全球大約有2000只工作犬在美國軍事基地中提供類似的服務。
與此同時,軍方也加大了對工作犬的依賴程度。洛弗爾解釋說,9.11事件發(fā)生之前,空軍安全部隊每年要為國防部訓練大約200只工作犬。現在數字逐漸上升到了500多只,這些狗狗大多數用來放哨和用來當做炸彈嗅探犬。
美國軍事工作犬訓練項目一共有120天,在這120天里,狗狗們會被訓練來遵守基本的規(guī)章制度,之后,會被教授一些更加高級的技能(比如教它們如何進行攻擊)。洛弗爾說,初的訓練項目是由一支特殊的訓練小隊授予的,他們給予這些狗狗“積極性暗示”——獎品往往是一個小球或者是橡皮玩具而不是食物,因為“我們了解到,食物對于狗狗的吸引力實際上是不長久的,因為狗狗們真正需要的是你去和它一起玩。”
一旦狗狗們完成初級訓練之后,美國第37安全保障部隊的成員就會教授狗狗們和他們的帶犬員要團結。空軍一位軍士說,“難的實際上就是讓帶犬員認識到他們帶的狗狗代表著他們本人的形象。”
雖然這個過程很艱難,“但是看到隊伍團結,戰(zhàn)斗力加強,可以執(zhí)行更加高水平的任務,而你一直參與到其中的話,還是挺高興的。” 這位軍士說。
“狗身”安全如何保障?
在空軍訓練軍事工作犬和帶犬員的同時,陸軍獸醫(yī)們也在全球跑以保障這些狗狗的健康。
在民用醫(yī)學領域耳熟能詳的“遠距離醫(yī)學”現在正在為軍事工作犬提供醫(yī)療服務。軍事工作犬放射線科主任凱麗少校說:“我們既希望這些工作犬能夠戰(zhàn)場上正常工作,同時也希望它們能接受比較好的治療。”
現在軍事工作犬們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所以保護它們“狗身”安全的任務也是越來越重,洛弗爾現在正在監(jiān)督一項關于軍隊工作犬的身體防護和防毒面具的研究項目。
現在還沒有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可以保護狗狗們不受到核武器、生物或者化學武器的威脅。洛弗爾介紹說,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有些東西已經在研究過程中了。”同時,一家研究機構正在研究一種藥丸,可以讓狗狗們在受到神經性藥物攻擊之后繼續(xù)存活下來。
另外,現在有機構在研究一種“人造鼻”以代替狗狗的鼻子,但是據洛弗爾介紹,說這一項目可能要很久才能有起色。據說,要研究出一種人造鼻子可以代替狗狗的鼻子至少需要再等上50年。
但是,狗狗們還有一些東西是“人造”不出來的,比如說它們的忠誠,和強烈的想要取悅于人類的渴望。“再好的機器對于自己的工作成果都不會上心,但是狗狗會,狗狗總是想要討好自己的帶犬人。”
重要的,洛弗爾說,“狗狗有一顆心,這很重要。”